税收筹划工程

一、跨境工程税务筹划要点

1. 架构设计

  • 通过东道国设立项目公司或子公司承接EPC项目,合理划分设计、采购、施工环节的跨境税负
  • 利用中外税收协定(如股息、利息条款)降低预提所得税,例如通过香港、新加坡等中转平台优化资金回流路径
  • 2. 成本分摊

  • 将高税率地区的机械租赁、劳务支出等无票成本转移至可提供发票的关联方,同时确保转让定价符合OECD标准
  • 二、国内工程税务优化方案

    1. 主体选择

  • 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增值税简易征收(年收入≤500万元),一般纳税人可抵扣钢材等材料进项(税率13%)
  • 通过个人独资企业承接劳务分包,利用核定征收政策将综合税负降至3.5%以内(需入驻税收园区)
  • 2. 成本管理

  • 建立供应商白名单制度,强制要求砂石等材料供应商开具发票,否则改用集中采购平台
  • 临时工工资通过劳务派遣公司结算,避免20%劳务报酬个税代扣风险
  • 三、政策工具应用

    | 工具类型 | 适用场景 | 效果示例 |

    |-|--||

    | 西部大开发优惠 | 在重庆/四川设立区域总部 | 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 |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 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投入 | 最高加计100%税前抵扣 |

    | 增值税留抵退税 | 新项目前期设备集中采购 | 最快30日内退回留抵税额 |

    四、风险控制

  • 合规性:避免通过虚开发票、阴阳合同等非法手段筹划,金税四期已实现「以数治税」全流程监控
  • 动态调整:每季度复核税收优惠适用性(如2025年小规模纳税人免税额度可能调整)
  • 建议结合《新税法下企业纳税筹划(第8版)》中的200+案例进行方案设计,跨境项目需提前6个月开展国别税务尽调。

    精心推荐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