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九天人工智能大模型正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引领性技术平台,其通过“算力+数据+算法”三位一体的核心技术革新,构建起覆盖多行业场景的智能应用生态。
一、技术底座:全栈自主可控的AI基座
1. 智算基础设施
建成万卡级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涵盖15个区域智算中心和1500个边缘节点,训/推算力资源配比提升至1:10,支撑多模态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
2. 多模态大模型体系
构建“1+N”通专结合模型架构,包含千亿参数基础大模型和15个行业大模型,独创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解决传统大模型在工业数据解析上的技术瓶颈。
3. 数据要素整合
通过“数联网”实现跨行业数据流通治理,在浙江杭州等试点区域部署枢纽节点,突破企业数据开放壁垒。
二、垂直场景赋能实践
1. 通信网络优化
基于基站流量预测模型,实现全国686万台基站智能节能调控,全年节电达2.5亿度。
2. 智能客服升级
客服大模型融合10086领域数据,显著提升意图识别、逻辑推理能力,支撑全球最大规模智能客服系统持续迭代。
3. 政务与工业应用
海算政务大模型已在多地实现“一网通办”,瑕疵检测系统赋能纺织企业提升质检效率30%以上。
三、生态布局与技术创新
1. 开放平台战略
打造汇聚算法、算力、数据的生态平台,提供AIaaS服务,加速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落地。
2. 核心技术突破
攻克大模型训推技术难题,通过芯片级优化实现国产化算力高效利用,模型安全等级获国家A级认证。
3. 行业标准引领
发布《通用大模型评测标准》,建立覆盖文本、语音、视频、结构化数据的多维评价体系,推动AI应用规范化发展。
当前,九天大模型已形成“基础设施-核心能力-行业应用-生态协同”的完整闭环,其通过AI+算力网络深度融合,正在重塑生产运营、社会治理和科研创新范式。随着2025年国资委“AI+”专项行动的深化推进,该技术体系将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