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技术层:智能体底层架构与算法平台
1. 科大讯飞(002230)
核心产品:搭载星火认知大模型的智能体平台,覆盖教育、医疗领域,支持多轮对话与跨领域知识融合。
竞争力:中文语音识别准确率超98%,2023年教育智能体已渗透全国超3万所学校。
2. 拓尔思(300229)
技术架构:基于NLP与知识图谱的智能体平台,金融舆情分析准确率达92%。
应用案例:为中信证券开发智能研报系统,效率提升5倍。
3. 寒武纪(688256)
硬件支撑:MLU系列芯片提供本地化推理算力,2023年净利润增速超150%。
合作生态:与阿里云联合开发定制化AI芯片,推理效率提升30%。
二、行业应用层:垂直场景落地与商业化
1. 正和生态(605069)
环保智能体:AI预测河流污染扩散路径,试点项目降低治理成本40%。
政策红利:受益于“智慧环保”政策推动,2023年订单量同比增50%。
2. 用友网络(600588)
企业智能体:YonGPT 2.0支持低代码开发,2023年云服务收入占比突破60%。
标杆客户:覆盖智能制造、金融等领域,客户续费率超85%。
3. 卫宁健康(300253)
医疗智能体:实现病历分析-诊断建议闭环,2023年三甲医院渗透率达35%。
数据积累:对接超200家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模型训练数据量行业领先。
三、新兴技术突破:生成式AI与多模态融合
1. 创意信息(300366)
技术融合:生成式认知平台整合LLM与知识图谱,2023年大数据业务毛利率提升至42%。
商业化进展:亏损收窄83%,政务、能源领域订单增长显著。
2. 鼎捷软件(300378)
工业智能体:与微软联合开发“娜娜帮我”,良品率提升15%。
客户粘性:制造业客户渗透率超40%,定制化方案降低部署周期30%。
四、2023年前沿投资趋势1. 算力需求爆发:AI智能体的本地化部署推动边缘计算芯片(如寒武纪)、服务器(如浪潮信息)需求激增。
2. 垂直场景优先:金融、医疗、环保等数据密集型行业率先实现智能体商业化落地^[1][5][6]^。
3. 政策驱动明确:“新基建”“东数西算”等政策加速AI智能体在政务、工业领域的渗透。
4. 技术集成竞争:全栈能力(算法+硬件+场景)成为企业护城河,如科大讯飞、中兴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