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中心作为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核心载体,正通过生态构建、技术融合与场景创新加速AI技术向实体经济的渗透。当前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创新生态体系构建
政产学研协同机制:西北旺镇通过“政策+资本+服务”多维联动搭建协同平台,促进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生态。
区域示范效应:北京亦庄成立“产业人工智能赋能中心”,整合算力、数据、模型和调优服务,打造“数算模用”一站式平台,降低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门槛。
二、核心技术架构支撑
智算服务体系:以算力、算网与大模型三维融合为核心,通过AI Cross-Connection技术实现私域模型训练与多云协同,并贯通云边端算力资源,形成全域融合的智算互联架构。
AI MaaS服务模式:覆盖算力供给、安全赋能到大模型训推的全链路,支持企业级私域模型训练与AI智能体孵化,推动私有化大模型规模化落地。
三、行业应用场景深化
政务与制造领域:江苏扬州部署DeepSeek大模型,应用于智能客服、智慧审查等场景,优化跨部门协作效率;中远海运重工通过AI驱动设计、制造与管理流程,实现绿色化与数字化双轨并行。
大模型规模化落地:大模型技术从追求规模转向实效性,通过能力、优化和场景三大新赛道转型,解决边际效益递减与成本问题,加速从“技术构想”到产业渗透的跨越。
四、服务模式与生态建设
开源生态培育:Gitee开源平台落地北京,发布“模力方舟”社区并启动国际创新大赛,推动全球开发者参与开源项目培育,构建技术共享生态。
人才体系完善:北京产业人工智能学院聚焦真实场景实践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人力储备。
通过上述路径,AI应用中心正以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为双引擎,驱动传统产业向“数智驱动”跃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