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概念题
1. 纳税筹划主体:纳税筹划的主体是纳税人,其根本特征是具有合法性,与逃税、抗税等行为有本质区别。
2. 税收三性:税收的无偿性、固定性和强制性是税收的基本特征。

3. 筹划目标:纳税筹划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非单纯税负最小化。
二、增值税筹划
1. 纳税人身份选择
案例:某企业年销售额40万元(不含税),若转为一般纳税人可抵扣进项16万元(税率13%)。需比较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差异。
关键点: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一般纳税人需综合测算销项与进项。
2. 计税方法选择
自来水公司可选择简易计税(3%)或一般计税(13%),但选择后36个月内不得变更。
电影院等文化服务行业可适用简易计税,需结合进项抵扣情况权衡。
三、企业所得税筹划
1. 税收差异处理
会计直线折旧与税法加速折旧会产生时间性差异。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可达75%-100%,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优惠税率。
2. 收入与费用调整
合理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可调节税负。
债务重组中,资产计税基础按公允价值确定。
四、其他税种筹划
1. 消费税:零售金基首饰需缴纳消费税,而批发钻石饰品可能免税。

2. 个人所得税:继续教育支出取得证书当年可定额扣除3600元。
五、综合案例分析
1. 并购重组:资产收购中,收购方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计税基础。
2. 税收优惠利用:如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税率优惠。
如需具体计算或扩展案例,可进一步提供题目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