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必修课(因院校而异)^[2][4][7]^
学分与学时:通常为2-3学分,32-48学时(含理论+实践)^[2][4][7]^
先修课程:税法、中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4][5][6]^
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经济管理类专业^[3][6][7]^
二、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各税种(增值税、所得税等)的筹划原理与方法  
理解税收优惠政策及合法节税路径  
2. 能力目标
具备企业投融资、并购等场景的税务优化分析能力  
能结合行业特点(如房地产、金融)制定筹划方案  
3. 素质目标

培养合法节税意识,强化职业与社会责任感
三、核心教学内容
基础理论:纳税筹划的定义、原则及法律边界  
分税种筹划:  
增值税(纳税人身份选择、进销项抵扣优化)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运用、递延纳税技巧)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股权激励设计)  
行业专题:物流、餐饮、出版等行业的典型筹划案例  
实践环节:通过模拟企业税务报表、分组案例研讨强化实操
四、教学特点
案例驱动:引入200+真实企业筹划案例辅助理解  
政策时效性:教材常随税法修订更新(如2025年小微企业优惠新政)  
跨学科融合:结合会计学、管理学及经济学方法论  
如需具体院校的完整大纲(如实验环节设计或考核标准),可进一步说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