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关注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税收优惠,如高新技术企业、西部大开发地区等可享受低税率或减计收入政策^[2][3][4]^
合理利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小型微利企业优惠等政策降低税负
2. 合理选择企业组织形式

根据税负差异选择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等形式^[2][5][7]^
分支机构设立时考虑税收洼地或优惠政策区域
3. 会计政策与核算方法优化
选择加速折旧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递延纳税^[1][5][6]^
通过存货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调节成本^[5][6][8]^
4. 收入与费用管理

延迟收入确认时间(如分期收款销售)或提前列支费用^[5][6][8]^
合理列支与经营相关的成本费用(如广告费、利息支出)
5. 投资与业务结构调整
在税收优惠地区或鼓励行业进行投资^[3][4][6]^
拆分业务(如销售与安装服务分离)适用不同税率
6. 其他专项筹划
利用国际税收协定降低跨境税负
通过转让定价或关联交易调整利润分配
需注意:税务筹划需在合法范围内进行,建议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咨询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