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税务筹划是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结构和交易安排,在合法合规前提下降低税负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当前可行的核心策略与实践案例:
1. 税收洼地布局:在优惠政策地区设立生产基地或分销中心,如深圳供应链企业通过选址规划享受地方性税收返还。
2. 供应链层级优化:在供应商与业务公司间插入个体户或独资企业,实现进项发票合规化并享受核定征收(如某贸易公司通过个独采购节税)。
3. 业务拆分:将物流、信息服务等业务独立拆分,适用6%低税率而非贸易类13%税率。
1. 关税战下的供应链韧性:通过智能化调整采购、生产及物流路径,对冲25%钢铝关税等政策冲击(如欧盟钢企通过本土化采购削减成本)。
2. 跨境税筹:利用出口退税、转让定价将利润转移至低税区,同时规避金税四期对异常交易的预警。
1. 物流企业节税案例:
2. 研发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可将供应链研发费用纳入加计扣除范围。
当前实践中,成功案例多结合区域性政策与业务重构,但需平衡短期节税与长期供应链稳定性^[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