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增值税负担重:建筑业(9%)、制造业(13%)因进项抵扣不足导致实际税负更高。
2. 所得税压力大:25%企业所得税率下,利润虚高(如缺成本票)或政策误用加剧税负。
3. 附加税费叠加:城建税等以增值税为基数,进一步推高综合成本。
4. 合规性风险:如餐饮业食材损耗、建筑业劳务成本难以列支,导致应纳税所得额虚增。
1.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2. 小微企业拆分
1. 成本票缺口的替代方案
2. 利润转移术
1. 加速折旧:单价≥500万设备选择加速折旧法,递延纳税。
2. 存货计价选择:市场价格波动时采用先进先出法(FIFO)降低当期利润。
1. 制造业:节能设备改造+研发加计扣除+区域性税收返还。
2. 零售业:分支机构利润调配至低税率地区,如西部园区。
3. 房地产:露天停车场单独核算,规避房产税。
通过上述策略,企业可综合降低税负30%-80%,具体需结合业务场景设计个性化方案^[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