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税收洼地政策利用
通过入驻特定区域(如经济特区、保税区),享受增值税返还(如地方留存80%返还)、所得税核定(如0.5%税率)等优惠,显著降低综合税负。
2. 行业性税收优惠
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所得税减按15%)、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适用于符合条件的贸易企业。
1. 企业架构重组
分拆业务模块(如销售与服务分离),利用不同税率差异避税;设立子公司或关联企业,通过转移定价合理分配利润至低税区。
2. 跨境税务安排
利用国际税收协定、双重征税豁免等政策,优化全球税负。
1. 成本费用优化
确保合规票据入账,充分列支差旅、广告等费用;选择加速折旧或存货计价方法(如加权平均法),调节利润。
2. 融资结构设计
增加借款比例以抵扣利息支出,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1. 税务合规管理
建立内控制度,规范收入确认(避免虚增)、成本核算,防范稽查风险。
2. 涉税零风险目标
通过准确申报、及时缴税避免处罚,间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提示:具体方案需结合企业业务模式、区域政策动态调整,建议咨询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