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阶段销售调节增值率
通过分期开发或分批销售,将高增值部分延后实现。例如某项目三期增值率分别为20%、30%、40%,优先销售低增值阶段可降低前期税负。
2. 合同分拆技术
毛坯房与装修/设备合同分离签订,将总收入拆分为房屋销售收入(适用土地增值税)和劳务收入(适用增值税),降低计税基数。
3. 临界点控制法
普通住宅增值率≤20%可免税,需动态测算售价与扣除项平衡点。例如江西144㎡以下住宅,通过成本倾斜或微调售价实现免税^[4][6][7]^。
1. 最大化可扣除项目
2. 合作开发模式
出地方与出资方合作建房,按比例分房自用可规避产权转移产生的土地增值税。
3. 成本分摊技术
地下车位等公共配套成本合理分摊至可售面积,需注意地方执行口径差异(如广州允许车位成本全额扣除)。
1. 税收优惠适用
2. 清算时点管理
延迟竣工或分批取证(如控制销售比例<85%),延长税款缴纳周期改善现金流。
2025年征管重点包括:
建议结合项目所在地政策(如河南预征率下调至1%-4%)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关注税收优惠期限(如江西普通住宅免税年限延长至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