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用税收协定
通过国家间签订的税收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并享受税收优惠待遇。例如,企业可依据协定条款申请税收抵免或豁免,降低跨境交易的税务成本。
2. 转让定价策略
关联企业通过调整内部交易价格(如货物购销、服务收费等)转移利润至低税地区^[1][6][7]^。常见方法包括成本加成法、合理利润法及可比性法。例如,提高低税国子公司向高税国子公司的销售价格,减少整体税负。
3. 选择有利的企业组织形式
通过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调整股权架构等方式优化税务负担。例如,在低税国注册控股公司或利用避税地壳公司。
4. 规避税收管辖权
避免成为高税国的税收居民或常设机构,如控制经营时间或改变机构性质。短期跨国活动中,不构成东道国常设机构可避免纳税。
5. 利用税率差异
将利润转移至税率较低的国家或地区,或通过投资低税国资产提高收益率。例如,美国跨国公司常将资产配置在税率低于20%的地区。
6. 税务优惠政策
结合各国行业性税收优惠(如高新技术减免税)进行筹划。例如,重庆市通过“税路通·渝税通”品牌提供跨境税费优惠服务。
7. 非流动税务筹划
在不转移资产或主体的情况下,利用中间实体、分割利润等方式优化税负。例如,通过避税地公司持有知识产权并收取特许权使用费。
8. 国际租赁与折旧安排
高税国关联公司低价租赁资产给低税国公司,通过多次折旧分摊降低总税负。
9. 注册地选择
在税率较低的国家(如伯利兹、塞舌尔)注册企业,直接降低税务成本。
10. 其他方法
包括延迟纳税、分裂技术(分割收入/资产)、税收抵免等。例如,通过不合理保留利润或异常借款避税。
企业需综合评估合规性与风险,避免激进的避税行为引发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