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税种筹划要点
1. 房产税
自持物业按原值70%-80%的1.2%税率计征,出租则按租金12%计征。
免租期需注意:即使无租金收入,仍需按房产原值缴纳房产税,税负可能高于租赁期。
通过合理划分租金结构(如将物业费单独列示)可降低计税基数。
2. 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出租2016年5月后取得的房产适用9%税率(可抵扣进项),此前房产可选择5%简易计税。
小规模纳税人按5%征收率计税,可利用季度免税额度(如月销售额≤10万元)。
3. 所得税
企业出租所得合并计算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可享优惠税率。
个人出租按20%税率,但多地实行核定征收(如0.5%-2%)降低税负。
二、运营模式选择
1. 自持 vs 出租
自营模式仅需缴纳房产税(从价)、土地使用税,免增值税及附加。
出租模式需综合考量增值税、房产税及附加,但可通过长期租赁合同分摊税负。
2. 并购重组
股权收购可避免土地增值税和契税,但需评估标的公司隐性负债。
资产收购中,商业地产增值部分可通过分期付款递延纳税。
三、实操技巧
1. 合同设计

免租期改为"租金折扣"可避免从价计征的高税负。
分拆合同(如租赁费、管理费)降低房产税计税基数。
2. 折旧与摊销
提高建造成本中可抵扣进项的比例(如装修费用),缩短折旧年限加速抵税。
利用"房租贷"等政策性融资工具实现税优。
四、风险提示
租金定价需符合市场标准,否则可能被税务机关调整。
跨区域项目需注意地方性政策差异(如土地使用税单位税额)。
建议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模式,综合运用上述策略,并定期评估政策变化(如2024年多地试点商业地产REITs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