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立公司的税收筹划

企业分立作为一种重要的税收筹划手段,可通过合理拆分业务或资产实现税负优化。以下是关键要点和操作方式:

一、分立类型与适用场景

1. 新设分立:将原企业拆分为多个新企业,适用于:

  • 使新企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标准(所得税率降至5%-10%)
  • 使特定业务单元满足高新技术企业条件(享受15%所得税优惠)
  • 2. 存续分立:原企业保留部分业务,其余拆分出新企业,适用于:

  • 分离混合销售业务(如拆分增值税与营业税项目)
  • 剥离农产品/废旧物资业务(利用免税政策)
  • 二、核心税种筹划要点

    1. 增值税

  • 货物转让需与债权债务、劳动力一并转移方可免税
  • 案例:分离农产品加工业务可避免进项税抵扣不足问题
  • 2. 企业所得税

  • 特殊性税务处理(需满足3条件):
  • 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 经营实质延续
  • 股权支付≥85%
  • 此时分立资产按原计税基础确认,亏损可按比例分配

  • 一般性税务处理: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
  • 3. 其他税种

  • 营业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需"业务包"整体转移才免税
  • 印花税:新企业资金账簿按实收资本0.25‰贴花
  • 三、操作流程与风险控制

    1. 前置规划

  • 评估业务可分性,测算分立前后税负差异
  • 案例:物流企业拆分运输与仓储业务可分别适用9%/6%增值税率
  • 2. 备案要求

  • 特殊性税务处理需提交股东承诺书、经营延续证明等材料
  • 未备案则自动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
  • 3. 后续管理

  • 分立后企业需独立核算,避免关联交易定价风险
  • 税收优惠延续:存续企业可继承原优惠(按资产比例计算)
  • > 提示:2025年政策强调需确保"业务包"(资产+负债+人员)完整转移,否则可能触发应税义务。建议结合《新税法下企业纳税筹划(第8版)》中的200+案例进行方案设计。

    精心推荐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