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存续分立的纳税筹划

一、存续分立的基本方式

1. 定义:存续分立指原企业继续存在,部分业务分出设立新企业。

2. 适用场景:适用于需保留核心业务同时剥离特定部门(如销售、研发)的情况。

二、税务处理要点

1. 企业所得税

  • 分立后新企业需独立核算,原企业需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并纳税。
  • 若符合条件(如股权支付比例≥85%),可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暂不确认资产转让所得。
  • 分立企业可承继原企业未弥补亏损(按分立资产比例分配)。
  • 2. 增值税

  • 需清理分立前业务的进项税额,避免后续抵扣风险。
  • 资产转移可能涉及视同销售,需按公允价值计税。
  • 3. 其他税种

  • 分立后若企业性质不变(如高新技术企业),可继续享受剩余期限的税收优惠。
  • 三、筹划策略

    1. 业务拆分:将高税负业务分立为独立企业,适用更低税率(如小型微利企业)。

    2. 股权支付优化:提高股权支付比例至85%以上,实现递延纳税。

    3. 资产计价:分立后资产按原账面价值计税,避免评估增值导致的税负增加。

    四、风险提示

  • 需满足独立核算、资产及业务分离等条件,否则可能被认定为虚假分立。
  • 特殊税务处理需提前备案,并确保交易真实性。
  • 通过合理规划存续分立,企业可有效降低综合税负,但需严格遵循税法要求以避免风险^[5][6][8]^。

    精心推荐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