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额自担费用:灵活就业者需独自承担8%-10%的缴费比例,而职工仅需缴纳2%,单位补贴6%-8%。以月收入1.5万元为例,自由职业者每月比职工多缴2775元。
2. 缴费基数倒挂:上海等地灵活就业医保基数下限为7310元,但职工平均工资达11396元,导致缴费高却享受更低待遇。
3. 连年上涨:2025年部分地区灵活就业医保年缴费超5000元,且涨幅高于收入增长。
1. 资金利用率低:仅2%缴费进入个人账户,健康人群可能长期“白交”。
2. 缺乏补充保障:职工享有企业年金、补充医疗等福利,灵活就业者无法享受。
部分灵活就业者选择“城乡居民医保+商业保险”组合,年缴费约500-1000元,虽报销比例较低但压力更小。
需注意的是,医保核心价值在于抵御重大疾病风险,如癌症治疗可报销70%-80%费用。是否参保需综合评估自身健康、收入稳定性及长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