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进项税管理:优先选择能开具合规发票的供应商,特别是材料采购和设备租赁环节,避免因缺票导致税负增加。
2. 灵活用工平台:与具备代征资质的平台(如品为企服)合作,解决临时用工的发票问题,同时降低税务风险。
3. 纳税人身份选择:根据业务规模选择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利用不同税率政策优化税负。
1. 成本费用列支:规范劳务工资发放流程,避免通过个人账户支付导致成本无法入账。
2. 税收洼地政策:在优惠政策地区设立个体户或分公司,通过业务分包享受核定征收(如个税0.3%)或地方财政返还。
3. 固定资产折旧:利用加速折旧政策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1. 收入类型转换:将部分工资、劳务收入转为经营所得,通过个体户模式降低税率。
2. 分包模式:将劳务、运输等业务分包给个体户,结合定率征收政策节税。
1. 政策合规性:严格遵循税收法规,避免滥用优惠政策引发的风险。
2. 业财融合:优化合同结构、业务流程,从源头控制税基(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通过上述方法,建筑企业可综合降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个税负担,同时确保税务安全^[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