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供应商纳税人身份选择
一般纳税人企业采购时,若选择同为一般纳税人的供应商,可获取13%增值税专用发票全额抵扣;若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开具3%普票),仅能按3%抵扣或无法抵扣。
案例:某食品厂采购面粉,从一般纳税人处采购含税价3.39万元/吨(抵扣0.39万元),从小规模纳税人处采购含税价3.09万元/吨(仅抵扣0.09万元),综合成本反而更高。
2. 进项税额抵扣时效管理
企业需注意税收优惠期的进项税抵扣限制。例如某运输企业在增值税免征期内购进的汽油发票(税额50.18万元),若在免税期结束后勾选抵扣,可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违规。
1. 业务拆分与税率适用
2. 资产持有方式选择
创业者将房产/汽车投入公司可抵扣进项税并计提折旧,但变现时需缴纳企业所得税+个税;个人持有则无法抵扣但税负较轻,需综合增值、折旧、房产税等因素权衡。
1. 阶段性优惠适用
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100%提至120%时,需在合规前提下调整研发预算,避免虚构研发活动引发稽查风险。
2. 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政策
自然人出租不动产可将一次性租金分摊至各月,月均收入未超15万元可免征增值税,而个体工商户需按实际收入计税。
如需具体行业案例或政策细节,可进一步说明需求^[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