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税务筹划需结合行业特性和政策红利,通过优化供应链、业务结构及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实现降本增效。以下是关键策略和案例:
1. 优化供应商结构:优先选择能开具13%专票的一般纳税人供应商,减少小规模纳税人(3%征收率)导致的进销项税率差问题。
2. 业务拆分:将高税率业务(如产品销售)与低税率服务(如技术咨询)分开核算,适用不同税率。
3. 留抵退税: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请增值税留抵退税,缓解资金压力。
1.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可享受100%加计扣除,显著降低应税所得额。
2. 区域性优惠:在海南自贸港等地区设立子公司,适用15%企业所得税率(原税率25%)。
3.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设备更新可缩短折旧年限,提前抵减利润。
1. 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通过税收园区设立采购类个独企业,综合税负可降至0.5%-3.5%,解决缺票问题。
2. 人工成本优化:灵活用工平台代发工资,合规取得发票,避免现金支付导致的成本无法抵扣。
需确保筹划方案符合税法要求,避免虚开发票或滥用税收洼地等违规行为。建议借助专业财税工具(如用友好会计)实现自动化核算与合规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