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部筹划核心方法
1. 纳税人身份选择
增值税纳税人根据规模选择:小规模纳税人适用1%征收率(2025年优惠),一般纳税人可抵扣进项。
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需满足研发投入等条件。
2. 成本费用优化

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如双倍余额递减)增加前期费用,递延纳税。
存货计价按物价趋势选择(上涨用加权平均法,下跌用先进先出法)。
3. 利润分配策略
利用年终奖单独计税政策(延至2027年),中高收入者可节税约25%。
股东分红前通过合规费用列支(如研发费加计扣除)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二、外部政策工具
1. 区域税收优惠
西部鼓励类产业享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经济开发区增值税返还。
山东、湖南等地税务部门提供“信用复评”“绿色转型”专项服务,助企业获取低息贷款。
2. 行业专项优惠

软件企业增值税超3%部分即征即退,制造业节能改造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
三、风险提示与合规建议
2025年稽查更严,避免通过“阴阳合同”等高风险手段,优先选择政策明确的优惠。
跨境贸易需合规利用税收协定,避免双重征税。
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300万时,分段适用2.5%-5%低税率。
四、服务资源
多地税务局推行“政策找人”机制,如德州武城税务通过大数据动态跟踪企业需求,建议主动对接属地税务专员获取个性化方案。
如需具体行业或区域筹划案例,可进一步提供信息以便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