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筹划策略
1. 特殊性税务处理
满足条件可递延纳税:股权/资产收购比例≥50%、股权支付≥85%、12个月内不改变原经营活动等^[2][3][6]^。
例:电投能源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白音华煤电股权,可能适用递延纳税。
2. 交易结构选择

股权收购:延续目标公司税收优惠、无流转税,但需承继税务风险。
资产收购:隔离税务风险,但交易税费较高且程序复杂。
3. 纳税人身份转化

小规模纳税人合并后可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抵扣进项税额(如例1合并后增值税减少1.6万元)。
大企业分立为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税率可从25%降至20%。
二、关键操作技巧
区域税收优惠:通过变更注册地享受地方政策(如海南自贸区政策)。
留存收益处理:股权转让前分配未分配利润,避免重复征税。
境外架构设计:间接股权转让可降低税负(如引入离岸公司)。
分期缴税:个人股东可与税务机关协商分期缴纳个税。
三、风险提示
特殊性税务处理需确保商业目的合理,否则可能被税务机关调整。
小规模纳税人转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可逆转。
企业需结合重组类型(如合并、分立、债务重组等)综合运用政策,并关注财政部2024年发布的《企业兼并重组税收优惠政策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