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性筹划策略
1. 税收优惠政策利用
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15%所得税优惠税率,需满足研发投入占比等条件
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时,分段适用2.5%-5%低税率
西部大开发等区域优惠政策仍可适用,如"两免三减半"等
2. 成本费用优化

优先选择可提供合规发票的供应商,确保成本税前扣除
采用加速折旧法(如双倍余额递减)增加前期成本抵扣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最高可达100%,需完善项目归集
二、结构性筹划方案
1. 业务分拆重组
混合销售业务(如销售+安装)拆分适用不同税率,避免从高计税
设立独立核算的研发中心,集中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2. 纳税人身份选择

年销售额500万以下企业可评估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增值税1%)
进项充足的大型企业更适合一般纳税人身份
三、进阶管理手段
1. 跨期税务安排
通过存货计价方法(如加权平均法)平滑利润波动
合理延迟收入确认时点,递延纳税义务
2. 风险防控机制
建立税务风险预警系统,定期评估筹划方案合规性
跨境贸易需特别关注转让定价等国际税收规则
> 注:所有方案需以业务真实性为前提,2025年需重点关注数字经济相关税收政策调整。建议企业结合自身行业特性(如软件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