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单位税收筹划

一、行业痛点与现状

1. 进项发票缺失:材料采购(如砂石土方)、临时设备租赁、劳务费用常难以取得合规发票,导致增值税抵扣不足和企业所得税虚高^[1][3][6]^。

2. 用工风险:农民工工资通过个人账户发放,社保基数不匹配,易引发税务稽查风险。

3. 股东借款问题:公转私频繁且长期挂账,可能被视同分红补税。

二、核心筹划方法

1. 优化采购与供应商管理

  • 优先选择能开具发票的供应商,或通过税收洼地企业分包业务获取合规进项。
  • 小额采购可采用自然人(附完税证明),但需控制金额以避免补税风险。
  • 2. 用工模式转型

  • 与灵活用工平台(如品为企服)合作,解决临时工工资无票问题,平台可并完税。
  • 通过个体户分包劳务,适用个税定率征收(0.3%),降低税负。
  • 3. 税收优惠政策利用

  • 在税收洼地设立公司分包业务,享受地方财政返还(增值税、所得税奖励)。
  •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请简易征收(3%征收率),减少计税复杂度。
  • 4. 成本费用合规化

  • 加速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当期成本,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 严格发票管理,要求报销凭票入账,减少无票支出。
  • 三、风险提示

  • 避免购买虚开发票或隐匿收入,金税四期下稽查风险极高。
  • 个体户分包需确保业务真实性,否则可能被认定为偷税。
  • 通过上述方法,建筑企业可合规降低综合税负(部分案例显示可达75%),但需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定制方案。

    精心推荐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