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税务筹划的核心方向
1. 增值税优化
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小规模纳税人3%征收率或一般纳税人9%税率),根据进项发票获取能力权衡税负。
采用简易计税方法(3%征收率)适用于进项不足的项目,实际计税方法适用于可充分抵扣的项目。
2. 企业所得税控制

通过核定征收个体户模式转换收入类型,降低税负。
利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
3. 成本票管理
规范供应商选择,解决无票支出问题(如劳务工资、材料采购、设备租赁)。
通过子公司间发票合理设置,优化进项抵扣。
二、行业特殊问题与对策
1. 周期长导致的税务风险
分期确认收入,匹配成本与收入时点,避免利润虚高。
海外项目需提前调研东道国税制,规避隐性分包税务风险。
2. 跨境工程(EPC)筹划
分拆合同条款,合理分配设计、采购、施工环节的税基。
利用税收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关注预缴所得税规则。
三、政策工具与合规要点
1. 优惠政策应用

基础设施项目(如市政、水利)可申请地方性税收减免。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降低当期应税所得。
2. 风险防范原则
确保筹划合法性,避免触碰转移定价、虚开发票等红线。
建立税务内控体系,定期开展风险评估。
四、典型案例参考
国内工程:通过个体户承接劳务分包,综合税负可降至1.5%-3%。
海外EPC:某企业通过分拆采购合同,在东道国节省所得税约15%。
如需进一步细化某领域(如跨境项目或成本票管理),可提供补充信息定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