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分立的税务筹划

一、分立形式与税务处理

1. 资产分离业务分离是两种主要形式,税务处理方式不同

2. 企业所得税处理分为:

  • 一般性税务处理: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损失
  • 特殊性税务处理(需满足条件):
  • 股权支付比例≥85%

    保持原股东持股比例

    维持实质经营活动

    二、核心税收优惠政策

    1. 增值税/营业税

  • 整体转让资产及关联债权、债务、劳动力的,免征
  • 仅转让资产未同步转移关联要素的需征税
  • 2. 企业所得税优惠延续

    分立后企业性质未变的,可继续享受原税收优惠,按分立资产比例计算优惠金额

    3. 亏损弥补

    特殊性处理下,未超弥补期限的亏损可按分立资产比例分配延续

    三、筹划关键步骤

    1. 分立前准备

  • 开展税务尽职调查,评估潜在风险
  • 制定股东协议明确税务责任分配
  • 2. 分立中操作

  • 优先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需备案证明材料)
  • 资产计价以原账面价值为准,避免评估增值计税
  • 3. 分立后管理

  • 优化关联交易定价降低增值税负
  • 通过股权结构调整实现税负平衡
  • 四、风险防范要点

    1. 需完整提交特殊性税务处理备案资料(含股东承诺书等)

    2. 避免12个月内改变原实质经营活动或转让股权

    3. 同步转移债权债务及劳动力,防止被认定虚假分立

    > 案例提示:高新技术企业分立时,可通过业务拆分延续15%优惠税率,但需确保研发投入等指标持续达标。建议参考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进行具体操作。

    精心推荐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