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分立的税收筹划

一、分立类型与适用场景

1. 新设分立:将企业拆分为多个新企业,适用于:

  • 使新企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标准(所得税率降至5%-10%)
  • 使部分业务满足高新技术企业条件(享受15%优惠税率)
  • 2. 存续分立:原企业保留,部分业务分立为新企业,适用于:

  • 分离混合销售业务(如分离营业税劳务以降低增值税税负)
  • 优化自产农产品或废旧物资利用(分立后可抵扣进项税额)
  • 二、核心税种筹划要点

    1. 企业所得税

  • 特殊性税务处理:需满足股权比例不变、实质经营延续、股权支付≥85%等条件,可暂不确认资产转让所得
  • 亏损弥补:符合特殊性处理时,未弥补亏损可按分立资产比例分配至新企业
  • 税收优惠延续:分立后企业若符合条件,可继承原企业未到期税收优惠
  • 2. 增值税

  • 整体转让资产及关联债权、劳动力时免征增值税
  • 分离混合销售业务可避免高税率(如17%增值税转为5%营业税)
  • 3. 其他税种

  • 营业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若连带债权债务及劳动力,可免税
  • 印花税:新企业资金账簿按实收资本万分之五贴花,分立前已贴花部分可抵减
  • 三、操作流程与风险提示

    1. 合规性要求

  • 需向税务机关提交书面备案(包括股东承诺书、业务延续证明等)
  • 资产计价以原账面值为准,评估增值部分需纳税调整
  • 2. 风险防范

  • 避免单纯为避税而分立(需有合理商业目的)
  • 注意分立后关联交易定价的合理性,防止被税务机关调整
  • 四、政策依据

    主要参考文件包括:

  •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公告》(2015年第48号)
  • 通过合理规划分立方式、税务处理类型及后续经营安排,企业可有效实现税负优化。具体方案需结合企业实际业务及最新政策动态设计^[3][5][6]^。

    精心推荐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