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管理边界模糊
即使签订劳务协议,若存在考勤、固定工作安排等管理行为,仍可能被认定为劳动关系。例如某教育机构因要求兼职讲师每周固定授课3天,最终被判补缴社保并赔偿28万元。
2. 退休返聘陷阱
返聘未领养老金的超龄人员时,若未购买工伤保险,工作期间突发疾病可能被认定为工伤。某工厂因此被判赔偿80万元。
1. 虚开发票风险
部分平台通过虚构业务、盗用身份信息虚开发票,企业可能面临补税甚至刑事责任。曾有客户因平台突然无法开票,被要求按总流水7.72%补税。
2. 资金安全漏洞
选择无资质平台可能导致资金被截留,某案例中平台拖欠客户百万发票后提出"退钱但无法保证到账"的霸王条款。
1. 协议设计关键
2. 特殊群体保护
实习生需购买责任险,且岗位须与专业相关,否则可能被认定为廉价用工。某科技公司因协议漏洞被判赔15万元。
| 检查项 | 合规标准 | 违规后果示例 |
|--|--|--|
| 工作安排 | 避免规律性排班 | 补缴社保+赔偿 |
| 平台资质 | 查验代征资质完税证明 | 连带补税责任 |
| 发票流向 | 确保与实际服务方一致 | 虚开发票刑事责任 |
建议企业核心岗位避免使用灵活用工,临时性岗位也需通过专业法律审核协议条款。
本文已有1人感兴趣,如有需要,您也可以将此网页保存到桌面以便随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