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避坑指南:这些红线别碰

一、平台资质风险

1. 无证经营:选择平台时需查验《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委托代征证书》等资质,虚假资质将导致用工关系无效

2. 超范围经营:警惕平台营业执照未包含人力资源服务却开展派遣业务的情况

二、税务违规红线

1. 虚构业务:通过盗用个人信息签订虚假合同、虚开发票(如1万吨货物开2万吨发票)均属刑事犯罪

2. 资金挪用:避免预存资金到平台账户,应选择银行托管模式,付款后需保留凭证

3. 违规避税:将全员薪资通过灵工平台支付可能被认定为逃税,需补缴社保及个税

三、用工形式陷阱

1. 假外包真派遣:未签合同/不交社保的"外包"可能被税局认定为虚假用工

2. 滥用灵活岗位:核心岗位(如财务、高管)或连续工作超6个月禁止使用灵活用工

3. 空白合同:劳务派遣必须写明岗位/薪资/工作地点,签空白合同可举报

四、合规操作建议

1. 合同规范:明确约定"乙方承担用工风险并提供完税证明

2. 场景适配:临时促销、网约车司机等短期需求适用,长期固定岗位需谨慎

3. 三流合一:确保资金流、发票流、业务流一致,避免虚开发票风险

五、高风险行为后果

| 违规行为 | 处罚案例 |

|||

| 虚开发票 | 企业补税+责任人3年以上刑责 |

| 平台跑路 | 工资拖欠引发集体仲裁 |

| 资质造假 | 用工关系无效+行政处罚 |

建议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官网核查平台白名单资质,优先选择有银行资金托管服务的合规平台。

参考信息

精心推荐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