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薪资欺诈:招聘承诺与实际收入严重不符,如杭州案例中52岁货运司机九天高强度工作后薪资缩水近90%,公司通过十余项杂费克扣工资
2. 合同陷阱:用工方常以"承包协议""服务协议"规避劳动关系认定,利用劳动者法律意识薄弱设置收费条款
3. 保障缺失:平台企业常通过多层交易结构转移用工责任,新业态劳动者普遍面临社保缺缴、保险配置缩水问题
1. 税务违规:部分灵工平台存在虚开发票、资金挪用等问题,福建19家平台因此被查
2. 用工性质争议:将事实劳动关系伪装成灵活用工,可能面临劳动仲裁赔偿(如未签合同双倍工资)
3. 资金安全:非正规平台通过私卡转账或无资质支付结算,易发生跑路风险
? 核实平台资质与资金托管方式(优先选择支付宝等正规机构合作平台)
? 保留工作记录、沟通证据,遇薪资纠纷及时申请劳动仲裁
? 区分核心与非核心业务,避免全员灵活用工引发税务稽查
? 采用银行分账系统确保资金安全,拒绝"低价服务商"诱惑
中高龄劳动者(50岁以上)尤其需警惕,该群体维权案件占比较高达62%,建议优先选择签订标准劳动合同的岗位。灵活用工用对是"解药",用错则可能成为法律与财务的""。
本文已有1人感兴趣,如有需要,您也可以将此网页保存到桌面以便随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