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税务违规风险
虚开发票:部分平台虚构用工业务,盗用自然人信息签订虚假合同骗取税收优惠,或开具与实际服务不符的发票(如促销服务开成技术咨询)。
违规代征:平台可能少征税款、逾期上缴或超越代征权限,甚至将劳务报酬违规转为经营所得避税。
案例:福建某地19家平台因虚开上百亿发票被查,牵连上万家企业。
2. 资金安全风险
挪用或盗用资金:企业需先将报酬打给平台,若平台管理不善,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或账户被盗。
私户转账隐患:私户转账易导致资金流与业务记录不符,影响“三流合一”合规性。
3. 用工关系争议
事实劳动关系认定:即使签署“劳务协议”,若实际用工符合劳动关系特征(如受单位管理、统一排班),仍可能被仲裁判定为劳动关系。
案例:旅行社临时工李某未签合同,但通过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并追回欠薪。
4. 平台资质与合规性风险
无资质或违规操作:“野鸡”平台可能涉及虚开发票、买卖个人信息,多地平台因此被立案调查。
滥用地方政策:通过伪造资料、拆分收入等方式违规享受税收优惠。
5. 业务真实性风险
虚构业务场景:企业联合平台编造虚假用工任务,虚增成本抵扣税款。
案例:北京、上海等地数十家平台因虚构业务被查。
建议
企业选择平台时需核查资质,确保合同、资金流与业务一致,并避免通过现金或私户结算。对于短期用工,建议明确协议性质,防止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