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合同新规:企业必看指南

一、合同签订关键规范

1. 法律关系界定

  • 必须明确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合作(如独立承包商、平台接单模式),避免混同管理导致事实劳动关系认定。
  • 建议采用书面协议,详细约定工作内容、报酬结算方式及违约责任,例如东郊到家与技师签订的标准化合作协议。
  • 2. 期限与内容

  • 合同最长不超过2年(部分行业可延长),需列明工作时间、地点及工作量,临时性岗位优先适用灵活用工。
  • 二、用工形式与风险防控

  • 适用场景
  • ? 临时工、项目制岗位(如装修师傅、物流配送)

    ? 需持证上岗职业(医生、律师)或核心岗位。

  • 风险提示
  • 外包≠免责:若实际管理权未转移(如直接指挥外包员工),仍可能承担雇主责任。
  • 代发工资需通过合规平台,避免公私账户混同引发的税务风险。
  • 三、薪酬与社保合规

    1. 报酬支付

  • 明确基本工资、加班费及奖金标准,支付周期不超过1个月。
  • 通过委托代征平台代扣个税,获取完税证明及6%增值税专票(如直播行业分佣)。
  • 2. 社保优化

  • 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企业可为高危岗位单独缴纳工伤保险。
  • 试点地区的平台企业需参与职业伤害保障(如外卖骑手)。
  • 四、政策支持与纠纷处理

  • 最新利好
  • 个税优惠及社保补贴降低企业成本(如网约车司机税负减轻)。
  • 全国已建立1500余家劳动纠纷联合调解组织,提供一站式服务。
  • 企业可参考人社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导意见》及地方试点政策,结合自身行业特性制定合规方案。

    参考信息

    精心推荐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