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税收筹划

一、增值税优惠政策应用

1. 初级农产品免税: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如粮食、蔬菜、畜禽等初级产品)免征增值税。例如云南红河企业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加工梯田红米,保留初级农产品属性以享受免税。

2. 进项税额抵扣

  • 购进农产品可按买价9%计算进项税额(需取得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
  • 深加工企业(如乳制品、酒类)可适用核定扣除试点政策。
  • 二、企业所得税减免

    1. 基础农业项目免税:从事种植、养殖、林业等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花卉茶饮等减半征收。

    2. 研发加计扣除:如云南红河企业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14.1万元所得税。

    三、产业模式优化

    1. "公司+农户"模式:委托农户生产并回收农产品,可视为自产享受免税。

    2. 产业链延伸:初级加工转向深加工时需平衡免税优惠与增值空间,如巴中芦笋产业通过地理标志认证提升附加值。

    四、地方务支持

    1. 税务定制服务:多地税务部门提供"税惠政策大礼包"(如云南)和"绿色通道"(如迪庆藏梨项目)。

    2. 区域特色结合:如四川巴中利用生态优势发展芦笋产业,配套税收辅导。

    五、风险防控要点

    1. 合规性管理:需严格区分自产与非自产农产品,避免违规享受免税;

    2. 票据规范:收购发票开具需符合农产品目录及价格公允要求。

    > 案例参考:云南红河企业通过研发加计扣除和"滴灌式"税务服务,年减免税费34万元,资金反哺产品创新;巴中芦笋产业依托税收助力打造地理标志品牌。

    建议企业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综合运用政策并借助税务部门专项服务实现最优筹划。

    精心推荐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