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风险大盘点这些坑别踩

一、税务合规风险

1. 虚开发票:部分平台通过虚构业务虚,如福建19家平台涉案金额达200-300亿元,波及8000家企业

2. 私户转账/现金发放:易导致资金流与发票流不一致,引发稽查风险,需确保“三流合一”

3. 滥用税收政策:利用个体户核定征收或返税政策逃避个税,如昌吉某公司虚开90万元发票骗税

二、用工关系认定风险

1. 事实劳动关系:未签合同但存在规律性用工(如固定排班、工牌发放),企业可能被判定需补缴社保及双倍工资

2. 实习生/退休返聘纠纷

  • 实习生受伤若协议漏洞可能担责(如未购实习责任险)
  • 返聘人员突发疾病可能被认定为工伤,企业需赔偿(如某工厂赔80万案例)
  • 三、平台操作风险

    1. 资质缺失:“野鸡”平台涉及非法结算、信息买卖,多地数十家平台被立案调查

    2. 资金挪用或跑路:部分平台违规招加盟后卷款跑路,或挪用企业资金

    3. 代征违规:未按期上缴税款或超越代征权限

    四、劳动者权益风险

    1. 工资拖欠:临时工完成工作后拿不到报酬(如旅行社拒付2天工资案例)

    2. 保障缺失:灵活用工常无五险一金,工伤赔偿难主张

    避坑建议

  • 选择合规平台:核查资质,避免“三无”平台
  • 签订明确协议:区分劳务/劳动关系,约定终止条件
  • 规范财务流程:避免现金/私户转账,确保税务合规
  • 购买专项保险:如实习责任险、超龄人员工伤保险
  • 灵活用工需平衡效率与合规,企业应结合自身需求审慎选择模式。

    参考信息

    精心推荐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