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关系认定红线
1. 禁止规避劳动义务
不得以"外包"或"劳务派遣"名义规避签订劳动合同,若存在考勤管理、统一着装等组织从属性特征,可能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
通过个人账户拆分发放工资涉嫌偷逃税款及社保
2. 真实业务场景要求

必须确保合同流、资金流、发票流、业务流"四流合一",留存完整的服务交付凭证
禁止虚构用工场景(如虚开发票)或虚假外包
二、劳务派遣专项限制
1. 三性岗位限制
仅适用于临时性(≤6个月)、辅助性(需职代会公示)、替代性(如产假顶岗)岗位,核心岗位禁用
2. 10%用工比例红线
派遣工占比不得超过用工总量10%,超限企业3年内整改且不得新增派遣
违规处罚:按每人5000元罚款
三、薪酬与社保合规
1. 同工同酬强制要求
派遣工与正式员工在相同岗位应享同等报酬、福利(含社保/奖金)
长期压低工资可能引发集体诉讼
2. 社保缴纳责任

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灵活用工人员,企业需依法缴纳社保
禁止将全日制员工转为灵活用工规避社保
四、高风险场景禁令
1. 特殊人员限制
禁止与公职人员、企业高管合作,用工年龄需在18-65岁之间
高空/高温等5级风险工种慎用灵活用工
2. 税务违法红线
严禁通过灵活用工平台拆分高管薪酬、股东分红避税
委托代征平台需具备税务机关资质
五、工伤责任划分
劳务派遣场景中工伤保险由派遣单位承担,但用工单位需协助处理
建议为高风险岗位灵活用工人员单独购买商业保险
企业应定期核查用工模式,优先选择具备委托代征资质的合规平台,并通过专业法律审计规避"假外包真派遣"等风险。政策动态可关注人社部门2025年4月发布的劳务派遣新规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