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平台违规遭重罚

近年来,灵活用工平台因违规操作频遭监管部门重罚,主要涉及虚开发票、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呈现出以下典型特征和处罚案例:

一、主要违规类型及处罚依据

1. 虚开发票

  • 通过虚构用工业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某医疗器械公司虚开100份发票价税合计5915万元,被罚款1366万元
  • 法律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按偷税行为追缴税款并处0.5-5倍罚款
  • 2. 偷逃税款

  • 平台与受票企业合谋伪造资金流水,如福建19家平台虚开超300亿元发票,波及全国近万家企业
  • 典型案例:某科技公司虚开500万元服务费发票,最终补税+罚款达300万元
  • 3. 规避用工责任

  • 部分平台通过外包链条转移劳动关系,司法机关已通过算法管理等实质证据认定平台需承担连带责任
  • 二、稽查重点与风险特征

  • 业务真实性核查:税务机关重点检查用工合同、任务记录与资金流水的匹配性
  • 异常开票特征:包括开票品目与业务不符(如基础劳务开具“技术服务费”)、短期内密集开票、用工人员信息异常集中等
  • 资金闭环风险:企业资金经平台周转后回流至关联账户,易触发税务大数据预警
  • 三、跨区域协查趋势

    福建案件显示,平台暴雷后稽查部门通过金税系统向全国受票企业属地推送协查,追溯周期可能长达数年。目前已有案例显示,单家平台虚开可牵连上万家企业,部分企业面临千万级补税压力。

    参考信息

    精心推荐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