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协会赋能新业态发展

一、搭建政企协同平台

通过举办人力资源赋能高质量发展对接会等形式,联动、企业及行业协会,探索服务创新路径,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例如松江区近期组织的对接会吸引了180余家机构参与,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

二、数字化平台建设

1. 全链条服务创新:如"龙零工"平台通过智能算法实现零工需求实时匹配,构建"发布-对接-上岗"闭环,激活城乡15分钟就业服务圈,已覆盖10余个行业,注册用户超1.4万户。

2. 共享用工生态:依托130余家人力资源机构资源池,为制造业、服务业企业提供季节性用工解决方案,服务包括TCL、紫金矿业等500余家企业。

三、政策支持体系

天津等地出台专项方案,培育"专精特新"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支持灵活用工平台拓展业务场景,计划到2027年引育2家以上规模化平台企业。国家层面通过《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通知》等文件强化制度保障。

四、劳动力素质提升

灵活用工平台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为新质生产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数据显示,平台从业者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60%,推动就业形态向技能密集型转变。

五、风险防控机制

税务部门推进数字化监管,通过白名单管理、风险指标识别等技术手段规范平台运营,如电子税务局增设灵工企业涉税报送模块。

当前灵活就业人员已突破2亿人,其中24岁以下青年占比近60%,女性从业者达六成,显示协会与平台在促进青年及女性就业方面成效显著。

参考信息

精心推荐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