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5大模式全解析

1. 劳务派遣

  • 由第三方机构招聘管理员工并派遣至用工单位,适用于临时性/辅助性岗位(如展会安保、制造业旺季生产)
  • 需确保派遣比例≤10%,且派遣机构需具备许可证
  • 2. 非全日制用工

  • 每日工作≤4小时,周累计≤24小时,仅需缴纳工伤保险(如餐饮高峰服务员、商超理货员)
  • 超时可能触发全日制劳动关系认定风险
  • 3. 业务外包

  • 将非核心业务(如物业保洁、IT维护)外包给专业公司,规避直接用工风险
  • 企业按项目付费,不参与人员管理
  • 4. 平台型用工/自由职业者

  • 通过数字平台匹配技能型人才(如设计师、程序员),按任务结算费用
  • 劳动者自行承担社保,灵活性高但稳定性较低
  • 5. 共享员工

  • 企业间临时调配闲置人力(如零售业与制造业交叉用工),实现资源优化
  • 需明确薪酬结算和工伤责任划分机制
  • 企业适用建议

  • 短期项目优先选择劳务派遣或外包
  • 技术岗位可结合实习生培养与退休返聘
  • 注意法律边界,如综合工时制需提前审批

    参考信息

    精心推荐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