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劳务派遣
特点:员工与第三方劳务公司签订合同,被派往用工单位工作,实现劳动关系与实际用工分离。
适用场景:临时性、辅助性岗位(如制造业旺季生产补充)。
限制:用工单位派遣员工比例不得超过10%。
2. 非全日制用工
特点:每日工作≤4小时,每周≤24小时,仅需缴纳工伤保险,可随时终止用工。
适用场景:餐饮半日制服务员、商超临时理货员等弹性岗位。
风险:超时可能被认定为全日制用工,需承担补缴社保等责任。
3. 业务外包
特点: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如IT、客服)整体外包给专业公司,降低管理成本。
优势:规避用工风险,专注核心业务。
案例:物业安保、保洁外包给专业公司。
4. 平台型用工
特点:通过数字化平台(如美团众包、自由职客)匹配企业与自由职业者,支持按需结算。
创新模式:区块链技术保障财税合规(如高灯科技)。
覆盖领域:即时配送、新零售等新业态。
5. 共享员工
特点:企业间临时调配闲置人力,优化资源配置。
优势:降低淡季人力成本,提升员工利用率。
案例:疫情期间零售业与制造业共享员工。
每种形式各有优劣,企业需结合业务需求、合规性及成本综合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