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平台涉违法?真相揭秘

一、典型违法案件曝光

1. 福建19家平台虚开案

涉及全国8000余家企业,开票金额达200-300亿元,平台通过虚构业务、制作内外两套账等方式虚开发票,下游企业面临补税及高额罚款。

2. 重庆某平台偷税案

南京某企业通过虚假用工取得194万元发票抵扣成本,被追缴税款并处0.5倍罚款(8万余元)。

3. 跨省犯罪团伙案

湖南某平台注册空壳公司虚开4.29亿元发票,涉及全国30家企业,11名嫌疑人被抓获。

二、主要违法手段

  • 虚构交易链条:伪造自由职业者服务记录,虚增企业成本
  • 违规财税操作:利用财政奖补政策降低税负,实际税负不足6%
  • 资金池滥用:部分平台挪用沉淀资金从事高风险金融业务
  • 三、监管强化与行业规范

    1. 政策收紧

    人社部等部门已出台文件禁止诱导劳动者注册个体工商户,加强平台用工监管。

    2. 稽查重点

    税务机关对"委托代征"资质平台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打击无真实业务的开票行为。

    四、企业风险警示

  • 税务后果:虚开发票需补缴税款+滞纳金(日万分之五),并处0.5-5倍罚款
  • 刑事风险:涉案金额超1万元可能构成犯罪,责任人面临刑事责任
  • 信用影响:纳税信用降级将影响发票申领、出口退税等业务
  • 建议企业选择合规平台时重点核查:

    1. 业务真实性(留存用工协议、考勤记录等证据链)

    2. 资金流向(避免通过平台账户集中支付)

    3. 平台资质(委托代征协议、完税凭证等)

    参考信息

    精心推荐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