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善用税收优惠政策
1. 小微企业优惠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00万、从业人数≤300人、资产总额≤5000万的企业,可享受分段优惠税率:100万以内部分按2.5%,100万-300万部分按5%。
案例:300万利润实际税负仅5%(前100万)+10%(后200万)。
2. 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需满足研发费用占比(3%-6%)、高新技术收入占比≥60%等条件。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最高可达100%,显著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3. 行业专项优惠
集成电路企业“两免三减半”,节能服务公司“三免三减半”。
软件企业增值税超3%部分即征即退。
二、关键筹划技巧
1. 成本费用优化
加速折旧:对重点行业设备缩短折旧年限,减少前期利润。
费用列支:广告费按15%限额统筹(化妆品等行业30%),利息支出合理资本化。
2. 税基临界点筹划
利用起征点、扣除限额等临界点(如增值税免征条件、税率跳档点),调整交易时间或结构。
案例:住房满2年转让可免增值税,未满则需缴5%。
3. 供应链与交易设计

分设销售公司,合理分配生产与销售环节利润(需符合独立交易原则)。
选择可提供增值税专票的供应商,优化进项抵扣。
三、组织形式与区域布局
1. 分子公司选择
在税收洼地(如海南自贸港、西部大开发地区)设立子公司,享受15%所得税率。
跨境企业可通过香港、新加坡等中间控股公司降低股息预提税。
2. 混合销售拆分
将货物销售(13%)与技术服务(6%)分开核算,适用不同增值税率。
四、风险提示
合法合规:避免虚报成本、隐瞒收入等行为,稽查风险可能导致补税+罚款。
持续监控:政策动态调整(如2025年小微标准),需定期优化筹划方案。
通过以上策略,企业可系统性降低税负,同时确保合规性。建议结合专业税务顾问,定制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