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劳动关系判定标准
根据2025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导意见》,需通过三项实质性测试:
2. 禁止规避劳动义务
企业不得通过“外包”“劳务派遣”等名义规避劳动合同义务,若存在统一着装、考勤管理等行为,可能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
1. 取消户籍限制
2025年5月起,灵活就业人员可跨地区参保,不再受户籍限制,缴费基数可在社平工资60%-300%范围内自主选择。
示例:外卖骑手可异地连续参保,避免断缴问题。
2. 社保制度覆盖
现行社保制度针对传统就业设计,灵活就业人员(如网约车司机、主播)的劳动关系界定模糊,需通过新政逐步完善覆盖。
1. 四流合一要求
灵活用工需确保合同流、资金流、发票流、业务流匹配,避免虚假挂靠或虚构劳务。
2. 税务与薪酬属性
灵活用工的边界核心在于实质重于形式,企业需结合新规从法律关系、社保覆盖及操作流程三方面严格合规,避免因模糊界定引发法律风险。
本文已有2人感兴趣,如有需要,您也可以将此网页保存到桌面以便随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