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模式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的确实存在多重风险。结合近期案例与合规实践,以下是企业避坑的关键要点:
1. 选择资质齐全的平台:合作前需核查平台是否具备税务机关授予的委托代征资质,避免因平台资质缺失导致连带责任。福建暴雷事件中,19家平台因虚开发票涉案300亿元,波及8000家企业,凸显资质审查的重要性。
2. 业务真实性验证:确保合同流、资金流、发票流“三流一致”,杜绝通过平台虚开发票或拆分工资避税等行为。例如北京布角科技案中,虚开13亿元发票的企业均面临补税与罚款。
1. 技术赋能合规:优先选择支持AI智能匹配、T+1极速结算且提供完税凭证的平台,降低人工操作风险。
2. 动态监控机制:定期审查平台业务流水与发票真实性,避免卷入洗钱或虚开链条。福建案件中,部分企业因未核查平台内账而被动涉案。
3. 劳动者权益保障:为灵活用工人员购买意外险等基础保障,既降低企业用工风险,也提升劳动者黏性。
企业需认识到,灵活用工的合规成本远低于事后补救。通过选择头部合规平台、建立内部风控流程,方能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本文已有1人感兴趣,如有需要,您也可以将此网页保存到桌面以便随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