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虚开发票问题突出:福建19家灵活用工平台因虚构交易链条被查,涉案金额达200-300亿元,波及8000余家企业。部分平台通过伪造用工场景、盗用个人信息虚开发票,甚至利用委托代征资质违规操作。
2. 偷逃税行为频发:企业通过虚假劳务合同、不列收入等方式逃避纳税义务,税务机关可依法追缴税款并处以0.5-5倍罚款,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1. 劳动关系认定争议:部分企业以“劳务协议”“志愿服务协议”规避劳动合同,但实际用工若符合事实劳动关系特征(如接受考勤管理、统一工服等),仍可能被仲裁认定需承担社保、工资等义务。
2. 薪酬拖欠问题:临时工、兼职人员常遭遇工资克扣或拒付,如“五一”假期旅行社拒付临时接待员工资等案例。
1. 资金安全隐患:企业预付报酬至平台后,存在挪用或账户被盗风险。
2. 资质滥用问题:部分平台违规招加盟、超范围代征税款,甚至演变为洗钱工具。
灵活用工需在效率与合规间寻求平衡,真实业务场景、完整三流合一(合同、资金、发票)是规避风险的核心。
本文已有1人感兴趣,如有需要,您也可以将此网页保存到桌面以便随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