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时代:个人经营所得新风口

一、政策红利释放

1. 税收优惠

  • 个体户增值税免税额度提升至月销售额15万元,综合税负可控制在2%以内,部分地区实现"当日申请、当天下证"的极速核定流程
  • 灵活用工平台提供0.3%-1.2%的超低个税核定税率,全年开票额度可达400万元
  • 2. 数字赋能

  • 类似"龙零工"的主导平台实现"支付即反向开票",解决零工经济开票难问题,已覆盖10余个行业
  • 智能算法实时匹配碎片化用工需求,激活"15分钟就业服务圈"
  • 二、经营模式创新

    | 模式类型 | 核心优势 | 风险提示 |

    |-|--|-|

    | 参与经营型 | 平台+个税扣缴 | 需防范虚增业务量等虚开风险 |

    | 中间服务型 | 多主体用工责任隔离 | 用工主体界定模糊导致权益真空 |

    | 业务外包 | 聚焦核心价值链 | 需明确劳务报酬/经营所得界定 |

    三、合规要点警示

    1. 纳税认定

  • 新个税法要求严格区分劳务报酬(需汇算清缴)与经营所得(可核定征收)
  • 跨区域经营需注意纳税地点认定,通常以平台注册地为准
  • 2. 社保保障

  • 8400万灵活就业者面临社保体系适配难题,建议通过专业人力资源机构参保
  • 返聘退休人员等特殊用工形式可豁免五险缴纳
  • 建议从业者优先选择具有背书的合规平台(如龙岩模式),同时关注行业动态以把握政策窗口期。

    参考信息

    精心推荐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