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必知10大避坑指南

一、资质核查

1. 查双证:平台需具备《委托代征证书》和《人力资源许可证》,并在国家税务总局官网白名单可查

2. 验范围:核对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是否包含人力资源服务,避免超范围经营

二、税务合规

3. 防虚开发票:警惕平台虚构"咨询服务费"等发票,确保业务流、资金流、发票流"三流合一

4. 拒低价陷阱:低于市场价的税费率可能隐含偷漏税风险,补税时需按全额流水计算(如7.72%补税案例)

三、用工关系

5. 明确协议性质:签订合同时需注明"乙方承担用工风险",避免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如兼职变全职被判赔28万案例)

6. 去劳动关系化:采用任务制/项目制管理,避免固定考勤和工牌等具有"管理从属性"的行为

四、资金安全

7. 选银行托管:资金应经银行托管账户而非平台账户,付款后保留完整凭证

8. 拒预存模式:警惕要求预存资金的"资金池"平台,存在挪用跑路风险

五、特殊群体

9. 退休返聘:需约定劳务终止条件,并为超龄人员单独购买工伤保险(未投保致80万赔偿案例)

10. 实习生管理:岗位需与专业相关,强制购买实习责任险,避免"廉价劳动力"认定

附:高风险平台特征

  • 无实际办公地址或频繁更换注册地
  • 鼓吹"零风险避税"等违规宣传
  • 要求用个人账户收付款
  • 建议企业建立"主体资质+资金流向+合同条款"三重审核机制,必要时咨询专业劳动法律师。

    参考信息

    精心推荐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