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税率类型及适用范围
1. 劳务报酬所得
适用场景:未注册个体工商户的自由职业者(如设计师、程序员等短期合作)
税率范围:预扣预缴20%,年度汇算时按3%-45%累进税率
优化方向:可通过注册个体工商户转为经营所得降低税负
2. 经营所得

适用场景:注册个体工商户的灵活就业者
常规税率:5%-35%累进税率,但通过核定征收可降至0.5%-3.5%
典型案例:某电商企业通过核定征收将综合税负从20%降至1.5%,年省超百万
二、税负优化策略
1. 主体设计分层
核心业务(如研发):保留全职用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所得税优惠
非核心业务(如客服、物流):拆分至个体工商户或外包平台,适用核定征收
2. 区域政策利用
选择税收洼地(如安徽、湖南等地)注册个体工商户,申请核定征收
部分园区核定个税低至0.3%,全年开票额度可达400万元
3. 增值税优化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率1%-3%,附加税合计约0.5%-1.2%
一般纳税人:服务类增值税率6%,但进项可抵扣
三、合规风险提示
1. 避免虚开发票

优先选择具备委托代征资质的头部平台(如领域灵工、云账户)
中间服务型模式需严格区分服务费与分包劳务费
2. 收入性质判定
经营所得需基于真实业务实质,不可滥用核定征收政策
如需进一步行业适配方案,可提供具体业务场景以便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