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4天前1 人看过
1.全日制劳动关系若灵活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建立全日制劳动关系(每日工作超4小时/每周超24小时),则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用人单位需承担双倍工资赔偿等法律责任。2.非全日制用工对于以小时计酬、日均≤4小时/周均≤24小时的灵活用工,法律允许口头协议,但书面合同仍更利于权益保障。此类用工可同时与多个单位建立劳动关系。3.民事合作关系...
行业新闻4天前1 人看过
灵活就业人员是否必须缴纳社保,需结合政策规定和个人实际情况综合考量。以下是2025年最新政策要点及分析:一、政策规定与参保选择1.非强制性但受政策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如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可自愿选择参加职工社保或居民社保,无强制参保要求。但部分城市将社保连续缴费与落户、购房、子女教育等福利挂钩。2.职工社保与居民社保对比...
行业新闻4天前1 人看过
一、法律强制性要求1.全日制劳动关系若用工关系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全日制劳动关系特征(如受单位管理、工作内容属业务组成部分),则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工资赔偿。2.非全日制用工每日工作≤4小时且每周≤24小时的非全日制用工,法律允许口头协议,但书面合同仍更利于权益保障。二、特殊用工模式...
行业新闻4天前1 人看过
一、协议类型选择1.个人承揽协议/合作协议适用于与灵活用工平台或企业直接合作的非劳动关系场景,需明确双方为平等合作关系而非雇佣关系2.非全日制用工协议每日≤4小时、每周≤24小时用工可签临时协议或口头约定3.劳务派遣三方协议涉及派遣公司时需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劳动关系归属派遣方...
行业新闻4天前1 人看过
1.构成标准劳动关系的情形若灵活用工人员与用人单位存在实际劳动关系(受考勤管理、提供持续性劳动等),则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用人单位需在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合同,否则需支付双倍工资赔偿。2.非全日制用工的特殊规定符合以下条件时可采用口头协议:以小时计酬为主;每日工作时间≤4小时;...
行业新闻4天前1 人看过
灵活用工虽然能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但操作不当容易引发法律和财务风险。以下是综合行业案例总结的五大避坑指南:1.严选合规平台,核查资质优先选择背书的平台,查验《委托代征证书》《人力资源许可证》及国家税务总局白名单资质警惕“野鸡平台”:避免涉及虚开发票、资金挪用或个人信息盗用的风险2.明确合同条款,规避劳动关系争议...
行业新闻4天前1 人看过
一、劳动关系认定标准非全日制用工需满足每日≤4小时、每周≤24小时的工作时长限制,可订立口头协议若存在考勤、制度管理等实际雇佣特征,需按劳动关系处理社保和个税二、工资支付规范小时计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小时工资标准报酬结算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三、合同终止规则双方可随时通知终止用工,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四、多平台用工限制...
行业新闻4天前1 人看过
一、资质核查1.查双证:平台需具备《委托代征证书》和《人力资源许可证》,并在国家税务总局官网白名单可查2.验范围:核对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是否包含人力资源服务,避免超范围经营二、税务合规3.防虚开发票:警惕平台虚构"咨询服务费"等发票,确保业务流、资金流、发票流"三流合一4....
行业新闻4天前1 人看过
一、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新业态劳动者与平台企业的劳动关系判定需参考人社部与最高法联合发布的典型案例,明确"实质工作内容"认定标准(如微信处理紧急任务可被认定为加班)非全日制用工需满足每日≤4小时、每周≤24小时的工作时长限制,超时可能被认定为全日制劳动关系二、薪酬支付规范小时计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结算周期最长不超过15日远程办公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