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值税筹划核心策略
1. 纳税人身份选择
高增值率企业(如科技型)优先考虑小规模纳税人(1%税率)
进项充足企业选择一般纳税人,充分利用抵扣优势
2. 采购与销售优化

同价采购优先选择一般纳税人供应商获取13%专票
折扣销售需在发票注明折扣额,按净额计税
二、企业所得税节税方案
1. 优惠政策活用
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优惠税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达120%
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300万以内部分按5%征收
2. 成本费用规划
合理分摊业务招待费(限额60%且不超营收0.5%)
加速折旧政策适用于高新技术企业设备投资
三、个人所得税优化路径
1. 工资结构设计
通过年终奖单独计税政策避开税率跳档
商业健康险(年抵2400元)和个人养老金账户(年抵1.2万)组合使用
2. 居间费处理
1亿元居间费通过税收园区个体户核定征收,综合税负可降至1.86%(对比直接收款省税3700万)
四、行业专项筹划案例
1. 制造业

利用西部大开发政策在优惠地区设立子公司
环保设备投资抵免应纳税额
2. 电力行业
水力发电项目"三免三减半"政策(前3年全免,后3年减半)
五、风险控制红线
1. 业务真实性
所有筹划需基于真实交易,保留完整证据链(合同/流水/服务记录)
2. 时效性管理
2025年税务稽查已实现全国数据联网,需提前规划而非事后补救
> 关键提示:建议通过专业税筹师定制方案,不同园区政策差异较大(如江苏、西藏返税比例可达80%)。跨境业务需特别注意中新协定等国际税收条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