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理税收洼地:2024年起全国开展违规返税专项整治,多地已追回灵活用工平台违规获得的财政奖励资金,上市公司博迁新材2400万元补贴被追缴即为典型案例。
2.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2024年8月起禁止地方无依据的税收优惠,直接冲击灵活用工平台依赖税收返还的盈利模式。
3. 业务真实性核查强化:税务机关要求灵活用工业务需满足“四流合一”(合同、资金、发票、业务流匹配),现金交易超5万元将触发预警。
1. 适用范围
2. 税收返还标准
3. 配套稳岗政策
1. 资金回流风险:平台若存在资金从企业→个人→企业的闭环流转,易被认定为虚开发票。
2. 用工补录问题:事后将线下业务补录至平台开票,可能被判定为虚开。
3. 区域政策差异:部分地方已暂停灵活用工平台税收返还,需密切关注属地政策变动。
1. 存量业务整改:梳理历史交易,确保合同、资金、发票的一致性,避免因“四流不合一”被稽查。
2. 动态跟踪政策:关注数电发票推广、自然人经营所得清册(ITS)等监管工具的应用。
3. 替代方案规划:探索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制造业可达120%)等合规税收优惠。
如需进一步了解实操案例或区域细则,可参考2025年1月发布的《灵活用工领域税务合规报告》。
本文已有1人感兴趣,如有需要,您也可以将此网页保存到桌面以便随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