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弹性退休年龄机制
1. 基准调整
男性:原60岁逐步延迟至63岁(1976年前出生者仍60岁,1981年后统一63岁)
女性:
女干部:55岁→58岁(1986年后统一58岁)
女工人:50岁→55岁(1990年后统一55岁)
弹性选择:可在基准年龄基础上提前或延迟最多3年退休(如男性最早60岁,最晚66岁)
2. 特殊群体例外

江苏、山东等地符合条件女性仍可50岁退休
退役军人服役年限可按110%折算缴费年限
二、缴费规则优化
1. 年限要求
普通职工:最低15年
灵活就业者:提前退休需满20年,且实际缴费占参保年限80%以上
平台经济工龄可按70%折算年限(需区块链存证)
2. 缴费优惠
比例从20%降至12%,月均省359元(按社平工资60%档测算)
基数选择范围:社平工资60%-300%,多缴多得
三、养老金计算新公式
基础部分 = 省域社平工资×40% + 个人收入×60% × 利率调节因子(当前1.032)
提前退休扣减:每提前1个月,基础养老金扣减0.5%(提前3年打8.2折)
补偿机制:每多缴1年,计发系数增加0.6个百分点
四、实操建议
1. 提前规划
选择较高缴费基数(如200%档)可提升统筹账户比例
避免断缴超36个月,否则清零累计月份
2. 材料准备

需提前90天提交申请,附身份证、缴费记录等
跨省转移需确保"三连续":参保、缴费、工龄认定
3. 隐藏福利
生育暂停期可计入缴费年限
商业养老险缴费可抵个税(上限5万元)
五、争议与风险
替代率风险:提前退休可能导致养老金仅为原收入40%以下
地区差异:部分省份保留早退特权,或引发公平性质疑
灵活就业者可通过"多缴长缴"策略最大化权益,建议结合自身收入稳定性选择弹性方案。